有关后置埋件的选用原则

 
收藏 0点击 1回复 0 04-15 07:31

与后置埋件相关度比较高的几个规范和图集,如下: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 JGJ145-2013

混凝土用膨胀型锚栓型式与尺寸GB/T 22795-2008

钢结构设计标准 GB 50017-2017

混凝土用机械锚栓JG/T 160-2017

混凝土结构工程用锚固胶JG/T 340-2011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标准GB50210-2018

混凝土后锚固连接 14G308

砌体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T/CECS 479-2017

在14G308中的附录,会有后锚固连接工程的计算示例,也会有部分厂家锚栓的技术资料。更容易让身为视觉动物的人类接受。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1. 锚栓选用:锚栓应按照锚栓性能、基材性状、锚固连接的受力性质、被连接结构类型、抗震设防等要求选用。由于幕墙用锚栓多数是用于结构构件的连接。在这种情况下,选用应按照下表规定:



当然,金属锚栓应采取和使用环境类别相适应的防腐措施。碳素钢、合金钢机械锚栓表面应进行镀锌防腐处理,电镀锌层平均厚度不应小于5μm,热浸镀锌平均厚度不应小于45μm。在室外环境、常年潮湿的室内环境、海边、高酸碱度的大气环境中应使用不锈钢材质的锚栓,含氯离子的环境中应使用高抗腐不锈钢。不同环境条件下适用的锚栓材质类别可按下表选用。



2. 后锚固设计使用年限: 后锚固连接设计所采用的设计使用年限应与被连接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一致,并不宜小于30年。对化学锚栓和植筋,应定期检查其工作状态,检查的时间间隔可由设计单位确定,但第一次检查时间不应迟于10年

3.后锚固设计的几个前提:

首先,规程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采用锚固承载力分项系数的设计表达式进行设计;

其次,素混凝土构件及低配筋率构件的后锚固连接应按锚栓进行设计,其锚固区基材应按本规程第5.1.3条的规定判定为不开裂混凝土;



第三,群锚应使用同种类型、同种规格的锚栓。群锚中锚栓的布置宜符合下列规定:





第四,后锚固连接的防火等级不应低于被连接结构的防火等级,后锚固连接的防火设计应有可靠措施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第五,锚栓防腐蚀标准应高于被连接构件的防腐蚀要求。

第六,未经技术鉴定或设计许可,不得改变后锚固连接的用途和使用环境。


4. 后锚固的构造措施:

首先,混凝土基材的厚度h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于膨胀型锚栓和扩底型锚栓,h不应小于2hef,且h应大于100mm。hef为锚栓的有效埋置深度。

(2)对于化学锚栓,h不应小于hef+2d0,且h应大于100mm。d0为钻孔直径。

其次, 群锚锚栓最小间距s和最小边距c,应根据锚栓产品的认证报告确定;当无认证报告时,应符合下表的规定。锚栓最小边距c尚不应小于最大骨料粒径的2倍。






其次,几个前提:

(1)锚栓不应布置在混凝土保护层中,有效锚固深度hef不应包括装饰层或抹灰层。

(2)承重结构用的锚栓,其公称直径不应小于12mm,锚固深度hef不应小于60mm。

(3)承受扭矩的群锚,应采用胶粘剂将锚板上的锚栓孔间隙填充密实。

5. 锚板厚度:

锚板厚度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进行设计,且不宜小于锚栓直径的0.6倍;受拉和受弯锚板的厚度尚宜大于锚栓间距的1/8;外围锚栓孔至锚板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2倍锚栓孔直径和20mm。

下面引用某个工程的案例用于赏析:























举报收藏 0打赏 0